袁姓的起源及分布地区,姓氏袁历史变迁及历史名人
中国姓氏文化,可谓是源远流长,郡望堂号、姓氏起源、字辈家规、祖训族谱等,都是深刻体现传统与传承意义的民族精髓;可如今,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,弄不懂自家血缘的演变。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东西,易师汇姓名文化网将为大家讲解姓氏文化相关知识,以便大家更好学习了解自己的姓氏,今天就来看看袁姓起源的姓氏知识。
(一)袁姓来源历史和典故是什么?袁姓由来是什么?
1、袁姓源于妫姓,出自西周时期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满之裔孙伯爰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据唐朝学者林宝所著的《元和姓纂》载,袁氏源于“妫姓,舜后陈胡公满之后。胡公生申公,申公生靖伯庚,庚生季子恬,恬生仲牛甫。甫七代孙庄伯,生诸,字伯爰,孙宣仲涛涂,以王父字为氏。字或作‘爰’‘辕’, 其实一也“。由于上古时期,爰、袁、辕、猿、榱、援同音同用,所以爰姓也作袁姓。
2、袁姓源于姬姓,出自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轩辕氏,又称玄袁氏,为少典氏之子,因共族擅制作大车辕,驾车周流天下,故而称轩辕氏。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,轩辕氏起兵革炎帝,以车帐相结为营,世称“行辕”。轩辕氏初建都于有熊之墟(今河南新郑州),在所居之地,有族人以辕为名命称其邑,后称为袁邑。其后裔以邑为氏,世代相传姓袁,后衍迁河北,是为河北袁氏。
3、袁姓源于改姓,属于长者赐姓为氏。
据史书《明史》记载,明朝崇祯年间,山东东明人袁葵任洪洞县令时,在灾荒之年收养了数百个百姓遗弃的幼儿。灾荒过后,袁葵又让百姓们各自把孩子领回去。在袁葵离任时,这些百姓纷纷抱着曾被袁县令养育的亲骨肉,恳切要求让这些孩子随袁葵姓。请他一一赐予他们名字。袁葵满足了他们的要求。这些外姓的后裔子孙为纪念袁葵的恩德,大多世代称袁氏。
4、袁姓源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(二)袁姓始祖是谁?袁姓是谁的后代?
袁姓得姓始祖为袁涛涂,但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。
陈胡公满的裔孙有名靖伯庚者,靖伯庚的第9世孙名诸,字伯爰,伯爰孙涛涂,以祖父的字“爰”为氏,史称爰氏。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。“爰”和“袁”在古时通用,爰氏亦为袁氏。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“辕、远、援、援”等字,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。《袁枢年谱》云“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。”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,秦朝末年,传至辕告避难徙居河洛之间,告少子名政,以袁为氏,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。 于是袁涛涂即成为袁姓得姓始祖。
(三)袁姓分布地区在中国哪些地方?袁姓祖籍在哪?
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,西汉初年,孙袁爰,举家迁回阳夏定居,并成为当地望族。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袁姓迁往河东太原、京兆、华阴、河北东光、襄阳、彭城。西晋末年,八王之乱,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,历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,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。唐宋时期,袁姓仍为中原大姓,这一时期,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、宁波、奉化、鄞县及四川成都、江西南昌、福建福安等地。宋末,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,安徽庐江,江苏无锡、扬州、南京等地。宋元以后,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。
如今,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,尤以四川、河北、江苏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等省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54%。
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行第59位。据2016版《姓氏名人故事》,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33位,人口约有700万,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.54%。
(四)袁姓郡望和堂号分别是什么?袁姓郡望在哪些省份?
郡望
1、陈郡:秦置陈郡,治所在陈县(今河南省淮阳)。西汉为淮阳国,东汉为陈国,献帝时改陈郡,均治陈县(今淮阳)。隋唐为陈州淮阳郡。此支袁氏为涛涂直系商孙。
2、汝南郡:汉时置郡,治所在上蔡(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)。东晋治悬瓠城,即今汝南。隋唐汝南郡即蔡州(曾名豫州)。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,其开基始祖为袁安。
3、河南郡:汉有河南郡,即秦三川郡地,治雒阳(今河南省洛阳)。隋有豫州河南郡,唐为洛州河南府,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。元为路,明为府。
4、彭城郡:指今江苏徐州。秦置彭城县。西汉后期一度以楚国为彭城郡,治所在彭城(今江苏省徐州)。东汉建彭城国。以后或为彭城郡,或为徐州,均治彭城。彭城县于元初撤销,并入州治。此之袁氏出自陈郡,为袁生之后。
5、东光县:西汉高帝四年(公元前203年)以秦时胡苏等地置东光县,治所在今河北东光。京兆郡:汉以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为三辅。魏改建京尹郡,“尹” 为太守。唐以雍州为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以上称京兆者,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)。
6、华阴县:春秋时晋地。汉高帝八年置华阴县,以在华山之北,故名。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市。太原郡:秦汉太原郡,治所在晋阳,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。隋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治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太原市)。以后宋、金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。
7、濮阳郡: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,古黄河南岸。汉魏为东郡治所。晋建濮阳国,改濮阳郡,均治古濮阳。北魏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(今山东省鄄城北)。隋唐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。五代后德胜北城为濮阳,就在黄河边上。这一-带是河道变动频繁之处,宋金之际,黄河主流南趋,濮阳便远离黄河。
堂号
1、卧雪堂:东汉袁安没做官的时候,客居洛阳,很有贤名。一年冬天,洛阳令冒雪去访他,他院子里的雪很深,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。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。洛阳令问:“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-下?”袁安说:“大家都没好日子过, 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?”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,举他为孝廉。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。
2、守正堂:袁安为人严谨,后来做了楚郡太守。当时楚王谋反,株连了数千人。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,审清问明,释放了四千多人。后来外戚窦氏擅权,袁安守正不屈,所以又叫守正堂。
(五)袁姓有哪些名人?袁姓的名人都是谁?
1、袁山松,西晋吴郡太守,性情秀远,擅长音乐,歌《行路难》听者无不流泪,与洋县之唱乐,桓伊之挽歌,并称“三绝”。
2、袁宏,东晋文史学家。
3、袁枢,字机仲,建州建安县(今福建建瓯市)人,隆兴元年(1163年)进士,南宋著名史学家,著有《通鉴记事本末》四十二卷,记239事,个自独立成篇,为我国第一部记事本末体史著作。
4、袁采,字君载,衢州信安县(今浙江常山县)人,隆兴元年(1163年)进士,官至登闻鼓院监事。
5、袁义,庐江人,羽林右卫指挥同知,从征云南,历官楚雄卫指挥使、都督佥事。
6、袁宗道(1560-1600),明代文学家。湖广公安人。与弟弟宏道、中道志同道合,人称”公安三袁”。